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物推薦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評價
網友滿意度:
有人說
閱讀 是從有限的物質世界
到達無限的思想空間最快的方法
每本書都是開啟新世界的門窗
閱讀使我在新世界裡暢遊
一句句 一頁頁
各式各樣的角色人物
像我呼喚
帶領著我一起遨遊
直至最後一頁
在博客來看到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相信這本書大家都挺面熟的
沒錯這可是超級暢銷書呀
小編我最喜歡看書了
已經練就到了
一目十行的高深功力
而#GOODS_NAME#
真的是人人稱讚的一本好書
我反覆咀嚼其字字句句
便覺得韻味非常
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你們
跟我一起進入新世界
下面有連結和折價卷
也可以加入博客來的粉絲專頁
定期都有好書推播通知唷~~~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客家文化、認同與信仰:東南亞與臺港澳 ![]() |
客家李文古故事研究 ![]() |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舒俱徠顏色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OVERBOOKED: The Exploding Busi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
當旅人踏出腳步,
一場規模驚人的全球經濟、文化、生態大波動將隨之揚起。
從嗜好演變為產業,「旅遊」的影響無形中已和你我緊密相連
您可能不知道,觀光目前已是規模僅次於石油和金融、不容忽視的世界第三大產業,產值高達六點五兆美金,而且相關從業人數更多達全球總人口的十二分之一。在本書中,曾任《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特派記者的伊莉莎白?貝克以實際行動走訪世界各地,觀察過去曾被大眾認為不過是種「嗜好」的觀光旅遊行為,如何變成一項規模驚人的「產業」,而旅遊又如何對全球各國的經濟、生態環境以及文化交流或衝突,產生深遠影響。
你的歡樂是我的痛苦? 「觀光」對國家究竟是毒藥還是靈藥?
•世界遺產吳哥窟因周圍旅館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日漸下陷,千年古蹟正緩緩崩解。當地政府為了觀光開發強制徵地,驅逐住民,但獲利的錢財卻是進了誰的口袋?
•水都威尼斯老城區居民人口僅六萬,每年卻被迫面對兩千萬觀光人次如潮湧進門前。眼看家鄉淪為擁擠卻空洞的主題樂園,威尼斯人如何反擊?
•遊輪旅行另人嚮往,但搭載人數動輒數千,航程中的髒汙廢水暗中排向何處?船東又如何大鑽法律漏洞,苛刻員工,謀取暴利?
•哥倫比亞捨棄為美國市場供應牛肉的畜牧業,國家轉而發展綠色觀光,為何反倒更加有利可圖,帶進大量外匯?
•波斯灣畔的杜拜金碧輝煌,但拔地築起這座夢幻之城的,竟是生活悲慘的南亞奴工;而從荒蕪之城變身大型購物中心的杜拜在贏得舉世注目之際,又失去了什麼?
•犀牛標價一萬美金,大象六萬,面臨嚴重盜獵問題的非洲尚比亞國家公園,何以邏輯弔詭地開放遊客付費獵殺動物,以求動物保育?
•當紅色中國大舉開放人民出國旅遊,對台灣和世界而言,帶著大把鈔票的來客會是財神上門,還是災難一場?
橫跨歐、亞、非、美四大洲,一趟探究「旅遊與觀光」的深度報導之旅,揭露歡樂與奢華之外的暗黑真相。
透過伊莉莎白?貝克走訪十國四大洲的觀察、紀錄和訪談,「旅遊和觀光」這看似無形、規模卻是最為龐大,和你我息息相關,卻也可能最具破壞性的行為和產業,將在她深度與趣味兼具的豐富報導下,從社會公義、生態問題、文化侵略、經濟流動等角度,呈現出你我過去未曾深思的真實樣貌。
?「貝克是大膽無懼的環球旅者,亦是十分優秀的新聞記者,點出的問題永遠犀利直搗核心!」──西爾維雅.娜薩(Sylvia Nasar),《偉大的追尋》與《美麗境界》作者
?「貝克帶領我們進行一趟橫跨各洲的驚人旅程,告訴我們觀光業對全球繁榮有多重要。今後,預訂房間、登上艾菲爾鐵塔,或參觀旅遊景點時,你將會有截然不同的心境。」──札克利?卡拉貝爾(Zachary Karabell),《超融合》作者
?「一位優秀的記者以全觀視野帶領我們瞭解旅遊的各個面向以及它的未來。貝克不是給我們看一堆統計數字,而是帶我們環遊世界,一窺驚人數字底下的真相。」──史蒂芬?白瑞爾(Steven Brill),《階級戰爭》作者
?「深入淺出,令人讚嘆......在觀光產業中,形象就是一切,但貝克讓讀者看見奢華與歡樂之外的另一面,揭露從柬埔寨到美國,一個產業陷入失控的不堪陰暗面。」──《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人潮瓦解水都、遊輪排放髒汙廢水……「觀光」對究竟是毒藥還是靈藥?
「觀光客是當代世界的消費引擎,他們的現身彷彿讓機場搖身變成一間又一間的連鎖購物中心,將『免稅』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環保行動者利用觀光業的影響力,達到原本難以企及的目標:為了挽救一座瀕危的非洲荒野公園,他們將它重新規畫成為一個新的觀光景點;或是買下位於中美洲長達數英里的海灘,作為環保觀光渡假村;甚或將原本平凡無奇的愛爾蘭沼澤申請為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並且規劃在遊客必造訪的觀光路線圖上。」
觀光目前已是規模僅次於石油和金融、不容忽視的世界第三大產業,當旅人快樂在旅途中享樂時,各國為了迎接財神爺的需求,默默的對生態、文化、經濟做出一些改變。一趟令旅人雀躍不已的旅程,卻可能被當第人視為災難,因為他們的家鄉正在被瓦解。本書在深度與趣味兼具的豐富報導下,從社會公義、生態問題、文化侵略、經濟流動等角度,呈現出你我過去未曾深思的真實樣貌。(文/編輯部整理)
譯者介紹
吳緯疆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自由譯者。譯有《自戀時代》、《設計解剖全書》、《時尚的力量》、《地球與人》等書。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目錄導覽說明
輯一:商業
第一章.當觀光成為產業
輯二:文化觀光 法國、威尼斯與柬埔寨
第二章.法式假期
第三章.來自威尼斯的明信片
第四章.誤入歧途
輯三:觀光消費 遊輪與杜拜
第五章.遊輪: 航向未知的目的地
第六章.海市蜃樓
輯四:自然觀光 尚比亞、哥斯大黎加與斯里蘭卡
第七章.狩獵旅行
第八章.綠色觀光
第三章
來自威尼斯的明信片(節選)
清晨的聖馬可廣場,儘管已經聚集了大批觀光客,我仍然可以輕易一眼就瞧見馬泰奧.嘉布里耶利(Matteo Gabbrielli)。纖瘦的身形、從一九二○年代風格帽子裡竄出的深色頭髮、半闔的棕眼,以及高拔、醒目的威尼斯鼻──想必他就是我們的在地導遊。
「你是馬泰奧嗎?」我們在一個涼爽的六月早晨坐下來喝咖啡、吃糕點時,我說。比爾和我從巴黎搭乘跨夜列車在前一天抵達;即使已經造訪威尼斯好幾回,每當看到它的第一眼,總是依然令我屏息。我低聲咕噥著它驚人的美、粼粼波光、教堂裡的曠世傑作,馬泰奧只是點點頭而未開口。接著我又問道,為什麼此時只有日本人在教堂外面排隊。「日本人一向最早到。他們會花上五十五分鐘參觀文化景點,接著再花一小時購買紀念品──中國製的『威尼斯人』面具,然後回到遊覽車上。」
實在很難想像,他們怎麼能從大老遠來到威尼斯,卻只花上一個小時欣賞世界最偉大城市之一的璀璨輝煌?這座昔日的地中海帝國是那些在東半球各個角落進行貿易的商人的家鄉、是征服過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等強大城市的海上強權,更是一座啟發各式文化的聖地,歷代藝術家創作了大量珍貴的教堂與繪畫、雕塑,以及從文藝復興到哥德時代在貴族宮殿上鳴響的鐘。
馬泰奧搖搖頭。「威尼斯正在死去,很緩慢、很緩慢。但是它的確正在死去。」
他指的不是威尼斯水位上漲的老問題。一九六六年,一場洪水幾乎摧毀了這座由多座島嶼組成的神奇之城。那場災難催生出無數的「拯救威尼斯」委員會,讓捐助者與政府毅然決然耗資四十億美元,在威尼斯與地中海之間興建一套水閘門系統,調節該市的進出水量,以防洪水氾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威尼斯設有辦公室,負責監督以上狀況以及更晚近的全球暖化問題,後者已成為近年來各方討論造成威尼斯水位上升的重點議題。
馬泰奧認為正在扼殺威尼斯的疾病就是觀光業;此時,大批觀光客魚貫步下巨大的輪船,開始聚集在我們四周,而人群與船隻引擎濺起的尾流對城市地基造成的傷害,往往比暴雨過後帶來的「高水位」(aqua alta)還要嚴重。大眾觀光正在淘空這座城市。為服務觀光客的行業在市政府官員的保護下,逐漸將威尼斯人逼走。租金不斷飆漲,房地產貴得不像話。該市區域劃分的法規卻獨厚飯店業與國際連鎖業者,而非當地的業者或居民;像是位在穆拉諾島(Murano)的舊城區,其人口已經從高峰期的十六萬四千人減至現今的五萬九千人。每年約有兩千萬到兩千四百萬名遊客蒞臨威尼斯,這表示任何一天的觀光客都比威尼斯人的總和還要多。如果威尼斯再次遭受洪水氾濫,那麼會面臨威脅的只有觀光客──這是馬泰奧的黑色幽默。
編/譯者:吳緯疆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6*23
頁數:464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作者:伊莉莎白.貝克
追蹤
- 譯者:吳緯疆
-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社追蹤
- 出版日:2014/12/31
- ISBN:9789865842420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